澳門回歸祖國以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多項跨境及本地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完工并投入使用,為澳門內引外聯架設了更加牢固可靠的軟硬件平臺,其中最突出的當屬港珠澳大橋。近日,中國網記者專訪了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他講述了這一“超級工程”背后的故事及其在推動澳門和大灣區發展上發揮的重要作用。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
突破重重困難的“世界之最”
作為中國建設史上里程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面臨眾多世界級難題。提到建設團隊曾面對的困難和挑戰,孟凡超說:“第一是氣象條件:每年有兩到三次臺風直接或間接影響粵港澳大灣區,風的影響加上珠江獨特的水文特性,造成風浪流復雜,每年最多只有一半左右的時間可以用于有效施工,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提高工程建設的效率;第二是環保問題:伶仃洋中共有兩千頭左右中華白海豚,這里是中國最大的白海豚棲息種群所在地,其中在橋位區就有一千多頭,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做好生態保護工作;第三是通航問題:伶仃洋的通航非常繁忙,每天珠江口各個方向的通航船舶總量約四千五百艘,這就要求在建設期間,我們的施工團隊不能與如此大的航運交通量發生沖撞;第四是臺風和航運帶來的施工安全問題,再加上珠江河口地質松軟,給施工帶來了很大難度。總的來說,伶仃洋珠江口復雜的自然條件給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此外,港珠澳大橋連通的是“一國兩制”下的粵港澳三地,香港、澳門和內地在建設領域的技術法規以及管理要求上都存在著不同,三地交通基礎設施的發展程度也不一樣,各有各的訴求。”
為了解決這些難題,建設團隊經過研究,確定了全新的“四化”建設理念,即大型化、工廠化、標準化、裝配化。這一理念貫穿了港珠澳大橋橋島隧設計施工的全過程。“‘四化’理念的核心在于高精度,也就是說,大橋的設計、施工、制造、安裝都必須達到高精度這一目標。現在回頭看,這個理念是完全正確的,也是以后跨海大橋建設堅定不移的方向。”孟凡超說。
在大橋的結構設計上,建設團隊綜合考量了耐久性、環保性、藝術性和文化性幾個方面。孟凡超介紹說:“港珠澳大橋必須達到120年使用壽命的標準,這就要求在結構設計上提高它的耐久性。港珠澳大橋全部使用工廠化制造的混凝土構件,品質遠高于現場澆筑的構件。同時,我們還采用了高性能還原鋼筋并研發了高性能海洋工程專用混凝土。在環保方面,為了減少大橋的阻水效應以及對白海豚的影響,我們對大橋的結構進行了調整,這一調整不僅對工程技術提出了挑戰,還令造價提高不少,可以說,港珠澳大橋為了環保是花了‘真金白銀’的。”據孟凡超介紹,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運用了‘大寫意’的藝術手法,讓藝術和結構融為一體。在文化性方面,大橋上標志性的中國結象征著粵港澳三地在大灣區建設上同心協作,彰顯了“三地合作”的文化;代表白海豚的海豚橋塔蘊含了“海洋文化”以及人與海洋和諧共生的關系;大橋的風帆塔寄托了未來大灣區發展乘風破浪、一帆風順的美好愿景。從宏觀層面上看,港珠澳大橋的橋島隧如珍珠一樣串在一起,寓意著粵港澳大灣區珠聯璧合、協同發展的光明未來。
澳門發展的“新引擎”
“港珠澳大橋通車之前,伶仃洋兩岸基本處于天塹阻隔的狀態,人員往來大多是靠海上交通。陸路交通方面,當時從香港開車到澳門,需要從虎門大橋繞行兩百多公里,非常不方便。”孟凡超回憶說。港珠澳大橋的開通,讓粵港澳1小時交通生活圈變成了現實,也讓澳門對粵東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真正顯現出來。
同時,大橋加深了大灣區的同城化、一體化,這將對未來大灣區的資源配置、產業結構乃至經濟社會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澳門的文化、教育、旅游優勢將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在珠三角地區的核心引擎作用也將更加突出。”對于澳門未來的發展,孟凡超信心十足。
大灣區發展的“加速器”
粵港澳大灣區的東岸和西岸原先由于天塹的阻隔,在經濟發展上存在很大差距。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加速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快速交通網絡,從物理意義上實現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同城化和一體化,讓大灣區“互聯互通”的夢想觸手可及。
孟凡超說:“大橋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未來大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必將得到更大程度的彰顯。隨著智能化停車場的建設,赴港澳自駕游的內地車輛必定會增多,港珠澳大橋將更好地發揮其通車能力,推動三地旅游業高速發展。”
據統計,截至目前,港珠澳大橋工作日日均通行人數達5萬人次。隨著粵港澳三地一體化程度的加深,未來通行人數有望進一步提升。同時,作為大灣區的地標型建筑,港珠澳大橋形成的獨特藝術景觀成為粵港澳三地協同發展的象征,大橋本身就是一處重要的人文旅游資源。
“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當之無愧的‘加速器’,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倍增器’,這是大橋真正的價值所在。”孟凡超說。